為何需要ASSET邊界掃描?
消減成本-節省時間-極速測試
隨著微電子技術進入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電路的高度復雜性及多層印制板、表面貼裝(SMT)、圓片規模集成(WSI)和多芯片模塊(MCM)技術在電路系統中的運用,使得電路節點的物理可訪問性正逐步削減以至于消失,電路和系統的可測試性急劇下降,測試費用在電路和系統總費用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斷上升。針對電路的器件布局日益復雜、元器件復雜的封裝、密集的管腳;線路板小型化、線越來越細等這些問題就會給電路的線路檢測、線路板故障的檢查以及排除和FLASH、CPLD ISP(在線編程)帶來很大的麻煩,用傳統的ICT(線路檢測設備)已經很難,甚至不可能解決這些問題,因此人們開始尋求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來替代傳統的檢測手段。現在一種叫邊界掃描的技術越來越多引起人們的注意,應用比較廣泛的是JTAG接口協議,基于JTAG協議而開發的邊界掃描產品也越來越多:
邊界掃描測試是在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作為解決 PCB 物理訪問問題的 JTAG 接口發展起來的,基于JTAG協議而開發的邊界掃描產品也越來越多。
JTAG測試的廣泛應用和科技的發展,適用于JTAG測試的工業標準也在逐步推進,從*初的用于互連測試的IEEE 1149.1工業標準,到1999年推出的適合數模混合測試的IEEE Std 1149.4-1999,再到2000年推出的可以對Flash,CPLD,FPGA進行ISP(In System Programming系統內編程)的IEEE 1532-2000。JTAG測試的功能逐漸強大和完善,從而在更多的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并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電路板測試方法。
ASSET邊界掃描通過提供經濟有效的方案來解決現代測試的挑戰和事物。
-消減測試成本
-維持(提高)測試質量和減少測試步驟
-減少有限資源對生產力的沖擊
-提高生產產量
-有效的故障版修理操作
-Turn-on-Rate
何時需要ASSET邊界掃描?

為何選擇ASSET邊界掃描<>可在工作臺上運行-基于PC技術
-解決設備可探測接點減少的問題
-測試BGA晶片(包括其他合成包封裝)
-可直接在板上對可編程晶片進行編程
-快速的原型和NPI測試產品可以節省出產周期
-**與快速板卡修理
-測試和技術再利用(產品周期),隨時-隨地測試-無需培訓(運行測試)
ASSET InterTech 公司簡介
美國ASSET InterTech邊界掃描公司是一家有13年歷史,專業從事邊界掃描技術開發與研究的公司,其開發的邊界掃描工具在銷售市場的占有率**,并且與摩托羅拉,諾基亞,思科等知名公司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在邊界掃描項目中連續三年獲得Best in Test大獎,參與(IEEE1149.1, 1149.4, 1532,1149.6,IJTAG)標準的制定,在業內享有良好的口碑和信譽。
美國的ASSET 公司利用邊界掃描的技術開發了的線路檢測設備,相對于傳統的檢測方式,ASSET公司開發的新產品具有尺寸小、使用方便以及可靠性高等特點。
ScanWorks 系統測試組成
(1) ScanWorks測試軟件結構
ScanWorks測試軟件主要實現兩個功能:
1. 根據網絡表和JTAG芯片的BSDL文件,產生包含所需要的測試數據串(脈沖序列代碼)的測試程序;
2. 生成存儲器和可編程器件在線燒錄數據。
ScanWorks測試軟件基本功能還包括:
•生成測試覆蓋率報告
•測試錯誤的分析診斷(管腳級)及圖形顯示
•程序調試
•執行存儲器測試
•可編程器件程序燒錄
(2) ScanWorks測試系統硬件結構
ScanWorks測試系統硬件的功能:將程序中的測試數據串(脈沖序列代碼)轉換成實際的脈沖序列,輸出給待測電路板,并且接收測試數據回到測試系統中,從而實施測試。簡單的講就是測試系統與待測電路板的通訊接口。
ScanWorks測試系統硬件基本包括:
•一臺PC, Windows XP,2000 or NT的操作系統
•卡式JTAG控制器(PCI-100,PCI-410 PCI card)
•接口適配盒
•電纜
整個JTAG測試系統(PCI-410系統)結構如圖所示: 
PCI-410特點:
大容量: 超過7000個零件模型
速度快:2~10秒準確找出故障點,整板測試時間小于30秒(不包括Flash編程)
準確率高:可以準確定位至網絡或零件腳
數據分析:對故障點進行準確的分析并產生詳細的報告
應用范圍:
準確的測試線路的開短路
解決PCB測試點減少的問題(針對于物理探測點少)
測試晶片的焊接問題 (特別是BGA)
可以直接在板上通過邊界掃描芯片對可編程晶片進行編程(包括FLASH和CPLD等)
對新產品的測試使用時間短
快速生產測試可以節省測試時間
**與快速板卡修理
測試和技術再利用 (產品周期), 隨時 –隨地測試 – 無需培訓 (運行測試)


ASSET 掃描原理
IEEE 1149.1 標準規定了一個四線串行接口(第五條線是可選的),該接口稱作測試訪問端口 (TAP),用于訪問復雜的集成電路 (IC),例如微處理器、DSP、ASIC 和 CPLD。 除了 TAP 之外,混合 IC內部也包含移位寄存器和狀態機,以執行邊界掃描功能。 在 TDI(測試數據輸入)引線上輸入到芯片中的數據存儲在指令寄存器中或數據寄存器中。 串行數據從 TDO(測試數據輸出)引線上離開芯片。 邊界掃描邏輯由 TCK(測試時鐘)上的信號計時,而且 TMS(測試模式選擇)信號驅動 TAP 控制器的狀態。 TRST*(測試重置)是可選項,而且可作為硬件重置信號。 在 PCB 上可串行互連多個可兼容掃描功能的 IC,形成一個或多個邊界掃描鏈,每一個鏈有其自己的 TAP。 每一個掃描鏈提供電氣訪問,從串行 TAP 接口到作為鏈的一部分的每一個 IC 上的每一個引線。 在正常操作過程中,IC 執行其預定功能,就好像邊界掃描電路不存在。 但是,當為了進行測試或在系統編程而激活設備的掃描邏輯時,數據可以傳送到 IC 中,并且使用串行接口從 IC 中讀取出來。 這樣的數據可以用來激活設備核心,將信號從設備引線發送到 PCB 上,讀出 PCB 的輸入引線并讀出設備輸出。




ASSET InterTech 客戶群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