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灣垃圾堆肥歷年發展情形
臺灣早在民國46年時,前臺灣省環境衛生實驗所于屏東市即輔導設置**座生活垃圾堆肥場,并在其間20年內陸續興建22座垃圾堆肥場。表一為民國46到66年間所建設的堆肥場營運情形,由于行銷通路不順、營運情況不佳、周遭土地利用型態改變等因素而終告倒閉。有關其失敗之原因分析如表二所示。
近期臺灣地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不少社區開始進行「廚余堆肥」,許多的義工或環保媽媽紛紛加入廚余堆肥的工作,然而,由于制成之堆肥品質不佳或堆肥無處消化只好又當成垃圾丟棄。縱觀臺灣40年代至90年代所面臨的問題大同小異,如何有計畫的推行廚余堆肥計畫及審慎規劃行銷通路將是廚余堆肥成敗之關鍵。
表一臺灣地區設置垃圾堆肥場/廠之歷史及概況
場 別 | 每日處理量 (公噸/日) | 建廠時間(年/月) | 總工程費 (元) | 備 注 |
屏東市堆肥場 | 60 (30) 30 | 46/03 63/12 | 1,221,000 2,160,000 | 大部分機械均逾齡無法使用。另63年興建一套,經營良好,堆肥銷售困難,已停工。 |
羅東鎮堆肥場 | 10 | 48/03 | 700,000 | 已報廢。 |
臺東鎮堆肥場 | 20 | 49/05 | 450,000 365,000 | 因機場擴建而報廢。 |
高雄市堆肥場 | 60 | 59/11 | 3,770,000 | 已屆設計使用年限,大部分機械逾齡,已報廢。 |
中壢市堆肥場 | 30 | 50/05 | 1,770,000 | 同上。 |
花蓮市堆肥場 | 30 | 53/05 | 820,000 | 附近旱田改建為工業區,堆肥無銷售市場而停工。 |
彰化市堆肥場 | 30 | 55/05 | 1,600,000 | 原由輔導會興建,于63年受交彰化市公所經營,后因是公所無資修建而報廢。 |
陽明山堆肥場 | 30 | 55/10 | 1,433,000 | 機械年舊失修,已報廢。 |
嘉義市堆肥場 | 70 (30) 40 | 58/10 64/07 | 3,000,000 2,000,000 | 58年設置一處,因垃圾收集量增加,原有處理設備不勝負荷。另于64年增設機械一套,因無銷路停工。 |
楊梅鎮堆肥場 | 10 | 60/11 | 480,000 | 因無銷路停工。 |
南投鎮堆肥場 | 30 | 60/11 | 2,100,000 | 因堆肥售價款不敷支出。鎮公所無法編列預算經營,已停工。 |
斗南鎮堆肥場 | 20 | 60/11 | 1,200,000 | 經營虧損,無法自給自足停工。 |
善化鎮堆肥場 | 10 | 60/11 | 480,000 | 經營不佳,停工。 |
鳳山鎮堆肥場 | 20 | 60/11 | 1,200,000 | 無銷路,停工。 |
樸子鎮堆肥場 | 20 | 61/03 | 1,200,000 | 經營虧損,無法自給自足停工。 |
臺南市堆肥場 | 60 | 61/05 | 4,500,000 | 無銷路,停工。 |
內埔鄉堆肥場 | 20 | 61/05 | 1,200,000 | 經營虧損,無法自給自足,鄉公所無法編列預算經營,停工。 |
臺中市堆肥場 | 200 | 61/1 | 80,000,000 | 仁成有機肥料場投資興建,因周轉失靈停工。 |
虎尾鎮堆肥場 | 20 | 64/03 | 1,570,000 | 經營不佳,停工。 |
鹿港鎮堆肥場 | 20 | 64/03 | 1,920,000 | 同上 |
高雄市堆肥場 | 30 | 64/03 | 400,000,000 | 大同有機肥料場投資設廠,由中央信托接管,租給重慶堆肥場經營,因經營不善,停工。 |
馬公鎮堆肥場 | 350 | 66/01 | 5,000,000 | 已停止營運。 |
合計 | 1150噸/日 | | 520,139,000 | |
資料來源:固體廢棄物堆肥處理技術研討會論文集1985.6.29,BEP-74-04-012
表二臺灣堆肥場經營失敗原因整理
原 因 | 場 數 | 百分率% |
品質欠佳 | 12 | 92 |
受施肥淡季影響 | 4 | 31 |
受他場競爭影響 | 2 | 15 |
運費過高 | 2 | 15 |
農民自制堆肥 | 1 | 8 |
價格昂貴 | 1 | 8 |
不是當地需要 | 1 | 8 |
原施用農地被征收 | 1 | 8 |
備注:全省20家垃圾堆肥場中,計有13家有堆肥銷售困難情形。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1977)臺灣省各縣市垃圾堆肥場操作情形調查報告
(二)九十、九十一年度國內各縣市廚余回收再利用計畫執行情形
為積極推動大區域的廚余回收再利用工作,環保署自九十年度起即開始大力推廣以鄉、鎮、市回收方式試辦廚余回收處理計畫,試辦結果每天回收約78公噸的廚余,成效頗佳。九十一年度并擴大辦理,以協助各縣、市政府整合鄉、鎮、市共同推動廚余回收再利用計畫,預計每日回收量可提升至300公噸。
表三、四為90年度及91年度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示范計畫辦理情形,由表中可知,臺灣地區各縣市在推動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之進度及成效差異甚大,部份縣市尚有停留在宣導工作之執行,其中各縣市再利用方法仍以高溫蒸煮養豬及堆肥為主。
進一步分析,九十一年度獲補助之23縣市計畫中,其中有13縣市為以廚余養豬方式來推動,比例超過一半,另外也有不少縣市將廚余打碎后送該縣市之禽畜糞堆肥場制作有機肥料,目前已達到全臺推動廚余回收資源化之目標。
表三九十年度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示范計畫辦理情形
編號 | 計畫名稱 | 主辦單位 | 計畫執行內容摘要 |
1 | 宜蘭縣推動廚余等有機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示范計畫 | 宜蘭縣 環境保護局 | 宜蘭市以高溫蒸煮后養豬與堆肥處理羅東鎮與頭城鎮以快速堆肥法處理,自然環境保護基金會負責廚余回收堆肥化教育宣導計畫。 |
2 | 臺北市廚余清運回收再利用計畫 |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申請補助垃圾車改裝費、傾卸臺、去袋機、輸送機等清運機具及廚余堆肥營運計畫,以及推動社區自主性廚余堆肥處理系統試辦計畫。 |
3 | 臺北縣汐止市廚余回收再利用及教育推廣計畫 | 臺北縣 環境保護局 | 以教育宣導先期建立汐止市市民廚余回收再利用之觀念接續建立該地區廚余回收清運系統及建立廚余堆肥遠程則擴及鄰近之深坑、石碇、萬里等鄉之廚余回收再利用,另同時進行廚余回收制作堆肥操作模式、堆肥**性、植栽效益評估計畫,以確保廚余再利用可行與**性。 |
4 | 臺中市**推廣廚余回收工作計畫 | 臺中市 環境保護局 | 自九十年四月十五日選定兩個行政區二條垃圾清運路線試辦一般家戶廚余回收,并于十月一日完成全市東、西、南、北、北屯、西屯、南屯六個行政區(中、南區委托民營清運公司除外)八十七輛垃圾車八十九條清運路線全數上路實施廚余回收的工作目標,目前每日廚余回收量約三十公噸,處理方式為養豬戶回收高溫蒸煮喂豬。 |
5 | 垃圾減量及廚余回收處理再利用示范計畫 | 彰化縣 環境保護局 | 先行推廣回收彰化市、鹿港鎮、和美鎮、員林鎮、二林等五鄉鎮廚余經高溫蒸煮后養豬,預定每日回收廚余110噸。 |
6 | 垃圾減量及廚余回收處理再利用示范計畫 | 云林縣 環境保護局 | 先行推廣回收斗六市、斗南市、虎尾鎮、北港鎮、土庫鎮、西螺鎮等六鄉鎮廚余,經高溫蒸煮后養豬,預定每日回收廚余77.5噸。 |
7 | 有機廢棄物回收并轉成有機堆肥示范計畫 | 臺南市 環境保護局 | 目前已回收勝利、崇學國小、漢唐社區、成大醫院宿舍三十六個社區以自然堆肥與設置堆肥廠以好氧堆肥處理廚余。 |
8 | 新竹市社區與學校廚余處理再利用示范及推廣計畫 | 新竹市 環境保護局 | 選定該市有意愿之學校與大型社區,以委托試辦推廣廚余回收再利用。 |
9 | 新港鄉廚余回收再利用推廣計畫 | 嘉義縣 環境保護局 | 新港國小31班、文昌國小19班、月眉國小21班及環保生態組成員20戶,以廚余桶與堆肥法回收再利用。 |
10 | 高雄市社區與學校廚余處理再利用示范及維廣計畫 |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選定有配合意愿之大型社區及學校,設置回收站試辦廚余回收再利用計畫。 |
表四九十一年度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計畫內容概述
編號 | 計畫名稱 | 計畫執行內容摘要 |
1 | 宜蘭縣推動廚余等有機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示范計畫 | 教育宣導與義工培訓、及續推動宜蘭市、羅東鎮、頭城鎮與廚余回收及增加蘇澳、礁溪鄉、冬山鄉、三星鄉廚余回收。 |
2 | 臺北市推動廚余分離清運回收再利用計畫(**階段) | **推動回收廚余養豬、堆肥及設置直立式堆肥廠乙座,垃車改裝及辦理廚余堆肥成品分析及副資材調配分析。 |
3 | 臺北縣推動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計畫 | 辦理教育宣導及推動板橋、中和、新莊、樹林、土城、蘆洲、八里、雙溪等小型廚余計畫。 |
4 | 桃園縣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計畫 | 辦理教育宣導及以桃園市、中壢市、八德市及平鎮市先行實施回收廚余交有機資源回收廠制成堆肥。 |
5 | 新竹縣執行廚余回收再利用工作計畫 | 以竹北市、新豐鄉二鄉為示范區域,回收社區、餐廳、家戶廚余養豬。 |
6 | 新竹市擴大執行廚余回收再利用工作計畫書 | 加強教育宣導及義工培川,推動社區、學校、公有零售及果菜市場有機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及廚余以委外處理成有機堆肥。 |
7 | 苗栗縣推動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工作計畫 | 推動苗栗市(送后龍地區畜牧廢棄物資源共同處理廠處理)、后龍鎮(送洪欽祥堆肥廠處理)、南莊鄉(縈豐堆肥共同處理廠處理)及西湖鄉(送禽畜糞堆肥廠處理)回收全鎮市廚余、再俟成果推廣至其它鄉鎮市。 |
8 | 臺中縣推動廚余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工作計畫 | 辦理教育宣導、補助臨近外埔鄉堆肥廠8鄉鎮推動廚余回收送至該廠處理。 |
9 | 臺中市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示范計畫 | 補助并持續堆動全市廚余回收工作,設置一處廚余資源化試驗場。 |
10 | 彰化縣廚余回收再利用工作計畫 | 回收田中鎮、北斗鎮等18鄉鎮之廚余高溫蒸煮后養豬及建立回收秀水鄉廚余以堆肥處理廠。 |
11 | 云林縣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計畫 | 回收斗六、斗南、虎尾鎮、北港鎮、土庫鎮、西螺鎮、古坑、大埤、莿桐、二侖、麥寮、臺西、水林等鄉鎮廚余高溫蒸煮養豬。 |
12 | 嘉義縣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 | 逐步規劃全縣有機廢棄物再利用系統,并針對中埔鄉、竹畸鄉、番路鄉及梅山鄉等為試辦地區,回收清運廚余至目前已設置之禽畜糞堆肥廠。 |
表四九十一年度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計畫內容概述(續)
編號 | 計畫名稱 | 計畫執行內容摘要 |
13 | 嘉義市推動廚余回收再利用工作計畫 | 辦理教育宣導工作及回收全市廚余委外運至六輕麥寮堆肥廠處理。 |
14 | 臺南縣執行廚余回收并轉成有機堆肥計畫 | 設立大型自動化機械式堆肥廠,舉辦宣導義工培訓課程及進行廚余回收宣導。 |
15 | 臺南市擴大回收廚余轉化成堆肥計畫 | 設立廚余轉化堆肥作業場、教育宣導與義工培訓、設置廚余回收點、規劃回收路線、回收及制作廚余堆肥。 |
16 | 高雄縣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示范計畫 | 推動岡山鎮回收廚余養豬、路竹鄉回收廚余送農大堆肥廠制成堆肥、梓官鄉回收廚余處理以高溫蒸煮后養豬及送有機堆肥場為主、燕巢鄉回收廚余將協調送至養豬戶。 |
17 | 屏東縣推動廚余清運回收工作計畫 | 配合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政策之執行,逐步推動廚余回收工作,并以里港鄉為試辦鄉鎮,回收廚余處理回收以養豬及送至堆肥廠處理。 |
18 | 臺東縣廚余清運及回收再利用計畫 | 回收臺東市及卑南鄉果菜市場、中央零售市場之有機廢棄物及臺東市及卑南鄉機關、學校、餐廳廚余,以設置廚余高溫蒸煮處理中心處理供應養豬。 |
19 | 花蓮縣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計畫 | 回收花蓮市民族里284戶廚余送北海有機肥料公司堆肥、吉安鄉回收機關與學校住戶1000戶廚余送北海有機肥料公司制成堆肥。 |
20 | 基隆市推動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計畫 | 推動全市回收有意愿及配合度高之各社區、大樓、學校、市場、**、餐廳之廚余供養豬戶使用。 |
21 | 澎湖縣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計畫 | 針對馬公市區餐飲業、學校、**廚余回收提供養豬產銷協會使用。 |
22 | 連江縣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計畫 | 推動南竿、北竿、東引、莒光地區家戶、**、學校、餐廳回收廚余。南竿以好氧堆肥法、其它地區廚余以小型廚余桶與PP袋進行堆肥。 |
23 | 金門縣廚余清運與回收再利用計畫 | 回收金湖、金沙等二鄉鎮、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金城社區發展協會有意愿之家戶與社區機關定點設置廚余回收桶,廚余工養豬戶使用外,余運至金門縣農試所堆肥。 |
資料來源:有機資源報,2002.8.25。
二、臺灣地區廚余回收再利用案例分析
臺灣目前已有許多縣市積極進行廚余回收工作,并有社區積極推行自主性廚余堆肥計畫,并已達成許多良好之成果,以下列舉部份案例說明。
(一)臺北市推動廚余分離清運及回收再利用工作
臺北市廚余再利用處理朝多元化方式規劃,一于山豬窟興建廚余堆肥處理試驗場,建立廚余特性堆肥之*適操作程序,以為后續臺北市廚余作堆肥之參考。二于內湖廠辦理「廚余破袋、貯存、輸送設施設置開發計畫及試作工程」,俾提供去袋破碎之廚余供再利用業者使用,以多方開發廚余去化管道,有效提高再利用率。此外,臺北市建立多處社區自主廚余堆肥系統,以為社區廚余堆肥系統建立示范及廚余多元處理管道之建立。并與養豬戶合作試辦廚余養豬計畫,規劃與民間企業合作引進民間廠商廚余再利用系統。
臺北市廚余回收現況,系運用原有完善垃圾清運體系同時清運廚余,并改裝垃圾車為可同時收集清運垃圾及廚余兩用車,作為**收集廚余并改裝垃圾車之依據;其自92年12月26日始**回收家戶廚余,家戶廚余分類為「養豬廚余」及「堆肥廚余」請市民配合分類回收,詳細分類如表五所示。
表五臺北市廚余回收分類
養豬廚余 | 堆肥廚余 |
剩菜。 | 魚禽畜類骨頭。 |
剩飯。 | 貝殼、蟹殼、蝦殼。 |
過期的生米、生面條、生面粉。 | 甘蔗渣、茶葉渣、咖啡渣、中藥藥渣。 |
未經烹煮的雞、鴨、豬、魚類及其內臟。 | 榨汁后之果菜殘渣。 |
過期的奶粉、麥粉、米粉。 | 龍眼、荔枝等果殼及果核。 |
過期的豆腐、豆花、豆干、肉干、肉松。 | 花草、樹葉。 |
面團。 | 花生殼、瓜子殼、開心果殼。 |
辣椒醬、豆瓣醬、XO醬等調味料。 | 蛋殼。 |
罐頭食物。 | 香蕉皮。 |
生的雞腿、排骨、肉類、香腸等。 | 用過的茶包。 |
披薩、蛋糕、面包、餅干。 | 柳丁、橘子、柚子等水果皮。 |
過期的奶油。 | 生的菜根、菜葉。 |
炸雞、炸薯條。 | 過期的水果。 |
蛋塔。 | 木瓜籽、香瓜籽。 |
泡面。 | 腐敗、酸臭食物(肉、菜)。 |
其它不再食用之食品、食材。 | 其它屬人類無法食用或無法辨別分類之有機廢棄物。 |
資料來源:臺北市環保局
目前臺北市廚余回收量每天將近回收70公噸,已經比過去提升三分之一的量,回收之廚余先放置在12個清潔區隊里,放置時間不超過**,使其不會有明顯的臭味產生,后續再交由臺朔公司作為堆肥處理,其將免費處理臺北市之廚余及有機廢棄物,預估每年可為臺北市政府節省約五至六千萬元的處理費用(焚化處理成本為每噸2,074元,掩埋處理成本為每噸2,312元)。但目前廚余處理合作廠商臺朔公司建廠尚未完成,臺北市環保局規劃和16家民營廢棄物處理場及堆肥場合作代為處理,待臺朔處理場建廠完成后方可達成完全回收再利用之目標。臺北市預計于93年7月可以達到廚余150公噸的回收量,并計畫將餐飲業和小吃業納為下一波回收對象。
(二)苗栗縣廚余回收再利用工作
苗栗縣目前廚余之清運狀況,其廚余回收清運車輛計有廚余回收車1部,及加掛廚余回收桶之資源回收車6部。清運回收方式有「定點設置廚余回收桶」及「沿戶收集」等二種。在一般家戶方面,皆由資源回收車加掛廚余回收桶沿戶收集。在學校、社區、大樓及機關團體方面,則采放置240公升之廚余回收桶供其回收后,再由清潔隊之廚余回收車進行清運。而餐廳方面,則由餐聽自行購置廚余回收桶,待回收貯存后,由清潔隊或養豬戶前往清運。經由上述之回收清運方式,目前每日之廚余回收量約為4.5噸,其中定點回收量為2噸,沿戶收集則約為2.5噸。
苗栗縣每日收集之廚余皆于當日載運至西山垃圾掩埋場進行堆肥處理。其處理流程首先由人員先做簡單之整理后,堆置在露天空地上,其目的為將廚余內之湯水藉由規劃之排水溝流入污水槽,然后受陽光之照射讓廚余盡快脫水,然后利用簡易攪拌破碎機將廚余搗碎,在此過程中,添加適當之副資材(如木屑、稻殼等),使其成較干之狀態,而減少濕臭味產生及避免蚊、蠅、蛆之滋生。之后將攪拌破碎之混合物統一堆置集中于另一暫存區,此暫存區為一露天開放式空地,為了使廚余酦酵及避免惡臭,利用帳棚或帆布蓋住。而欲達到腐熟再利用約須六個月的時間。制成有機堆肥后,一般皆供農民、居民及果農免費索取使用。
(三)宜蘭縣廚余堆肥再利用推廣
近年來廚余堆肥在宜蘭推行已有相當規模,不但可以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也可做好資源回收,其再利用方案是采堆肥發酵成肥料,雖然所使用的菌種及酵素屬于外來物種,并不十分符合本土物種保育,但在除臭的效果上表現相當良好,可說是資源回收再利用的*佳典范。宜蘭市目前廚余采定點收集方式,再統一載運回收。
目前宜蘭市廚余回收有兩種方式,一是結合養豬戶,將餐廳廚余經攝氏一百卅五度高溫蒸煮**后,作為養豬的飼料,另一是由家戶將廚余經菌種發酵后,每周收集一次,和土壤混合成為堆肥,作為盆栽或農場花園的覆土。
宜蘭市自87年3月由市府及法院員工率先實施廚余回收,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四千戶參與,并于92年10月將所有餐廳納入回收,預計93年3月學校將進一步也納入回收體系。
(四)臺朔環保科技公司回收縣市廚余
「臺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民國88年6月成立,其以六輕麥寮廚余堆肥廠的經驗與企業經營構想,計畫于全省設置八處廚余處理廠,位于麥寮之臺朔廚余堆肥化處理工廠,占地約八百八十坪,90年1月正式進行廚余回收工作,91年3月推出臺朔有機肥系列產品。目前包括麥寮、臺西二鄉鎮的廚余,目前都由臺朔廚余堆肥化處理廠進行回收,有效解決當地垃圾減量問題。初步統計,麥寮鄉全鄉每個月可回收120噸廚余,臺西鄉七村每個月可回收30余噸,加上廠區本身廚余數量相當多,廚余回收廠的設置更是立竿見影。
臺朔公司廚余回收并制成有機肥的過程,首先從住戶家中將廚余回收,經過混合填充材,調整水分為60%、碳氮比為40,經過發酵、脫臭及翻堆作業后,進一步經篩選機制成堆肥或有機質肥料,其高溫發酵過程可以有效殺死大場桿菌、新城雞瘟、口蹄疫等病菌,且產出的有機肥料更是高品質的土質改良劑。臺朔有機資源回收廠將廚余殘菜經由前置處理,篩檢干性、雜碎類廚余,含水份高雜碎類經脫水機脫水,塊條狀類剩菜則經殘菜處理機打碎,可將1,000公斤的廚余,經過25天高溫發酵后,轉變成350公斤堆肥,后續再視農作需要加入其它配方,即可制造出約1,000公斤的有機肥。
臺朔廚余堆肥廠初期產能為每日20公噸,經混合調整材每日入料量30公噸,每日可生產10公噸的堆肥成品,再經調制成為有機肥料,目前該公司在云林東勢廠13公頃土地,已經提出**階段二公頃之申請案,待通過可立即建廠,同時**期、第三期也規劃總共約十公頃的廠房,另外,也同步在桃園楊梅提出申請**期設廠計劃,積極推動廚余回收堆肥化處理。
據環保署所提意見,基于民間企業與政府共同合作的模式,對解決各縣市專業技術不足與再生成品通路問題,有正面的助益,故期盼有更多的民間專業廠商大規模投入國內廚余回收工作的行列,讓各縣市的廚余回收工作有更多元化的選擇與發展。基于此,臺朔公司將協助處理各縣市回收的廚余,包括臺北市、基隆市、嘉義市、云林縣等縣市皆已正式與該公司簽訂委托處理回收廚余的合作同意書,藉實施分類以回收資源,將回收廚余混合加入豬只的排泄物,經過發酵一并制成有機肥,目前北區廠正在規劃興建中。
(五)臺中縣外埔鄉有機堆肥處理示范實驗廠
臺中縣推動廚余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工作計畫,補助臨近外埔鄉堆肥廠之8鄉鎮推動廚余回收送至外埔鄉有機堆肥處理示范實驗廠處理,該堆肥資源化廠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出資設立的公有民營處理機構,系引進日本高溫發酵分解復合菌進行有機廢棄物制造堆肥,其有機肥料制造流程如圖一所示。
圖一外埔有機堆肥處理制造流程
目前外埔有機堆肥處理示范實驗廠每日垃圾處理量可達100噸,每年約可處理7,300噸的有機廢棄物,并產出近6000噸的有機肥料,成果豐碩。
本計畫并匯整臺灣地區實施廚余堆肥的案例整理如表六所示。綜觀而言,廚余堆肥化在技術上的問題并不難克服,確實的垃圾分類是廚余資源化成功之*大關鍵,政府必須積極宣導和規劃具體措施,喚起居民的高度關心及自覺,自動自發進行垃圾廚余分類及收集工作才能做好廚余回收再利用工作。
表六臺灣地區實施廚余堆肥之案例介紹
案例名稱 | 內 容 | 具體結果 | 建 議 |
臺北市推動廚余分離清運及回收再利用工作 | 分為養豬廚余及堆肥廚余分別回收,并將委由臺朔公司堆肥處理。 | 目前每天回收量將近70公噸,比過去提升三分之一的量。 | 應加強養豬廚余之防疫工作。 |
苗栗縣廚余回收再利用工作 | 清運回收方式有「定點設置廚余回收桶」及「沿戶收集」等二種,回收清運后作為堆肥處理。 | 目前每日之廚余回收量約為4.5噸,其中定點回收量為2噸,沿戶收集則約為2.5噸。制成有機堆肥后供農民、居民及果農免費索取使用。 | 需有空地進行堆肥的過程,包括成品的堆置問題及其周圍環境的維護。 |
宜蘭縣廚余堆肥再利用推廣 | 宜蘭市目前廚余采定點收集方式,再統一載運回收。 | 家戶將廚余經菌種發酵后,每周收集一次,和土壤混合成為堆肥,在除臭上表現良好。 | 堆肥方式僅采取廚余桶堆置式,規模小且只有數點,建議擴大規模及設置點。 |
臺朔環保科技公司回收縣市廚余 | 協助處理各縣市回收的廚余,包括臺北市、基隆市、嘉義市、云林縣等。 | 包括麥寮、臺西二鄉鎮的廚余,目前都由臺朔麥寮廚余堆肥化處理廠進行回收,每日可生產10公噸的堆肥成品。 | -- |
臺中縣外埔鄉有機堆肥處理示范實驗廠 | 引進日本高溫發酵分解復合菌進行有機廢棄物制造堆肥。 | 現為臺中縣廚余再利用及制作主要示范觀摩場地。每年約可處理7,300噸的有機廢棄物,并產出近6000噸的有機肥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