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測振儀的選擇與注意事項
爆破測振儀用于爆破振動測試也用于強夯誘發地震效應監測,越來越廣泛的被爆破作業單位及涉爆企業使用,監測結果準確權威是測試設備的首要前提,在滿足其監測任務的同時,操作性、穩定性、擴展性等方面是選擇設備的衡量標準,以成都交博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L20型智能爆破測振儀為例。其滿足如下選型原則。是您可值得信耐的新型爆破監測設備。

選型原則一:儀器在現場能直接任意設置采集參數
由于測試現場環境相對復雜,需要臨時根據現場的地質狀況、測點分布、傳感器特性、**量、爆點分布、重點保護的建筑分布等情況,隨時調整各種采集參數。所以儀器在現場必須能適應千變萬化的現場狀況,要求靈活、直接地設置采集參數以保證能準確捕捉到被測信號。而無需外配累贅的電腦支持。
選型原則二:儀器是否具備智能模式,全自動監測爆破數據。
由于監測的廣泛推廣,傳統設備的操作人員要求很高,需要大量的經驗進行現場環境預估,設置參數,儀器具備全自動模式,自我識別環境及自行設置,開機無需設置便可采集記錄數據。
選型原則三:儀器操作簡便,快捷。
人力成本的提高,讓工程單位壓力陡增,監測設備操作簡便,無需培訓便能熟練掌握設備,同時界面清晰讓操作人員對監測活動做到輕松完成。
選型原則四:設備具備大屏顯示,且陽光下清晰可見。
爆破施工環境中,設備具備大屏顯示,能完整的獲取監測數據,同時傳統的觸摸屏顯示在陽光下操作繁瑣卻不易識別。
選型原則五:儀器能在現場直接顯示波形與主要數據結果。
隨著嵌入式計算機模塊的廣泛應用,儀器的智能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儀器的操作越來越簡便與直觀。現場無須再外配電腦,而直接從儀器液晶屏瀏覽采集到的信號波形,并讀出*大峰值、主頻等重要數據。無疑使測振工作更可靠更有把握。
選型原則六:儀器應有足夠的數據存儲空間
早期的測振儀只有64K—128K的存儲空間,能記錄保存8段數據,一旦現場干擾嚴重出現多次誤觸發就容易導致丟失被測信號的現象。因此存儲容量要求*好能達到1G以上,可以連續紀錄并儲存幾千到上萬段數據,這樣用戶可根據被測信號的特征靈活地自行分段,以達到徹底消除誤觸發,保證足夠的測試周期。
選型原則七:儀器能否支持三維空間測試
隨著我國《爆破**規程》的修定與完善,以三矢量合成的方向與數據作為爆破**的判據是必然的趨勢。所以建議用戶在選擇測震儀時應考慮到它在傳感器、數據采集和軟件??理方面是否支持三維空間測試的需要。
選型原則八:儀器是否具有自適應量程設置
隨著儀器的高度自動化和AD量化精度的不斷提高,先進的爆破測振儀已不再需要現場設置量程范圍,大大降低了對測試人員的現場經驗要求。完全避免了因量程設置不當丟失信號和信號峰值的危險。
選型原則九:看儀器是否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眾所周之爆破測試現場的環境是十分惡劣的,這就要求儀器具有便攜性、堅固性、防塵防潮性、高低溫適應性等穩定可靠的品質,同時接口及操作界面應當具備防護措施。避免現場對接口的堵塞。
選型原則十:儀器應具有對空氣自由場沖擊波以及噪聲的測試能力
在工程爆破現場,爆炸產生的空氣沖擊波與噪聲對于房屋玻璃和人、畜、家禽都有破壞和影響。西方發達國家對此是有嚴格標準也屬必測項目,而我國目前在空氣沖擊波傳感器的動態標定上,還存在技術與設備方面的困難,但相信不久以后我國也將會加強這方面的要求。
選型原則十一:儀器具備網絡接口支持遠程傳輸與遙測能力
在工程爆破現場或者是隧道施工監測方面,一些不利于現場布線的情況下實現遙測就必不可少,無線遠程傳輸減少了現場監測難度,同時設備具備網絡接口能輕松實現網絡化監測,這是爆破監測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