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EC)近日將推出一項溫室氣體減排計劃,利用未來十年籌集的500億歐元低碳技術研發資金的很大一部分,用于發展太陽能和煤電廠碳捕獲與存儲。具體投資數額將于近日達成協議。《紐約時報》稱該計劃的提出,體現歐盟在2009年底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召開前,正做出進一步努力,從而實現其減排目標。該計劃同時也反映了歐盟成員國重新調整產業發展的需求。為此,歐盟要求成員國政府投入巨額資金,發展清潔技術。
歐盟委員會在該計劃草案中表示:“要在短期內達到歐盟定下的能源和氣候變化政策目標,緊緊依靠市場和能源公司各自為政“單打獨斗“,難以實現清潔技術的突破。”草案認為,引入低碳技術也“反映了金融危機背景下一個巨大挑戰,即風險規避性加大,對于新的風險性大的技術投資,并非投資者們的優選。”
該低碳計劃還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進一步得到成員國政府的同意并提供資金。歐盟27個成員國目前正在運行一個耗資巨大的排放總量控制和交易體系(capandtrade),從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其中一些國家還對房屋供暖及汽車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碳稅。
太陽能、碳捕獲、核能將獲較多資金
依據計劃草案,太陽能行業將在未來十年獲得*大一筆資金,高達160億歐元(1歐元約合10.08元人民幣)。位居**的是碳捕獲和存儲技術,獲得130億歐元。歐盟委員會將努力發展碳捕獲和存儲技術,使之對于成員國2020年后所有投入使用的發電站來說都具有商業可行性。
計劃草案還包括一個“智能城市”鼓勵措施,用于提高城市能效。草案預計投入110億歐元發展新一代高能效建筑和運輸系統。生物能產業也將投資90億歐元資金,開發從植物或有機廢物材料中獲得電力或生物燃料。
另外,計劃草案提出投入70億歐元用于開發核裂變技術,從而提高核反應堆的**性,產生較少的核廢料,使核擴散的可能性降至*低,同時*大化核電站的用處。
資金分配“不公”惹爭議
然而,對于計劃草案的資金分配,歐洲風能協會(EuropeanWindEnergyAssociation)主席克里斯汀·卡扎(ChristianKjaer)提出質疑。他反對核能和碳捕獲技術的投入遠遠超出風能的60億歐元資金。
碳捕獲技術的支持者卻有著不同的看法。歐洲零排放平臺(ZeroEmissionPlatform)媒體總監埃里克·德洛森(EricDrosin)表示:目前歐盟能源供應的40%還來自于煤電和天然氣,其他國家在碳捕獲和存儲的管理、融資和法律規定等方面,正與歐盟齊頭并進,甚至已經走在了前面。”
德洛森介紹,歐洲零排放平臺于2005年成立,由機構、石油公司、設備提供商、科學家、環保團體等組成的歐洲碳捕獲和存儲技術平臺,成員包括世界自然基金會、荷蘭**殼牌石油公司和瑞典瀑布能源公司(Vattenffunction(iterator))等。德洛森還表示,美國、澳大利???和加拿大等國已經為碳捕獲項目提供數百億美元資金或稅收減免。
歐盟委員會表示,低碳技術計劃將從目前的每年30億歐元增加到80億歐元。這意味著未來10年內,發展低碳技術所需的500億歐元資金,將主要來源于歐盟成員國的公共和私營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