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層粗糙度的另一稱法:表層光潔度。是按人的視覺觀點提出來的,而表層粗糙度是按表層微觀幾何形狀的實際提出來的。在表層粗糙度國家標準GB3505-83、GB1031-83頒布后,表層光潔度已改為表層粗糙度。
表層粗糙度是指加工表層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其兩波峰或兩波谷之間的距離(波距)很小(在1mm以下),用肉眼是難以區別的,因此它屬于微觀幾何形狀誤差。表層粗糙度越小,則表層越光滑。表層粗糙度的大小,對機械元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響表層粗糙度影響元件的耐磨性。表層越粗糙,配合表層間的有效接觸面積越小,壓強越大,磨損就越快。
表層粗糙度影響配合性質的穩定性。對間隙配合來說,表層越粗糙,就越易磨損,使工作過程中間隙逐漸增大;對過盈配合來說,由于裝配時將微觀凸峰擠平,減小了實際有效過盈,降低了聯結強度。
表層粗糙度影響元件的抗腐蝕性。粗糙的表層,易使腐蝕性氣體或液體經過表層的微觀凹谷滲入到金屬內層,造成表層腐蝕。
表層粗糙度影響元件的疲勞強度。粗糙元件的表層存在較大的波谷,它們像尖角缺口和裂紋一樣,對應力集中很敏感,從而影響元件的疲勞強度。
表層粗糙度影響元件的密封性。粗糙的表層之間無法嚴密地貼合,氣體或液體經過接觸面間的縫隙滲漏。此外,表層粗糙度對元件的外觀、測量精度也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