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記者關前裕通訊員王創)他參與了“神一"到“神七"飛船的密封件研制,還負責了“神七"倉外宇航服的研制,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雖然只有36歲,卻被譽為神舟飛船的密封大師,他還是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湖北省載人航天有功個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
他戴著一副近視眼鏡,說話輕言細語,一開口就先微笑,記者面前的他略顯幾分靦腆。他的名字叫王江。
1995年,王江大學畢業后,從一線的車間技術部門干起,他每天和車間工人打成一片,并虛心向老師傅請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九五"期間,他所在的42所申報了國家高技術領域研究項目“空間飛行器密封材料研究"的課題。王江和另一位技術人員承擔了該課題的研究工作。通過大量試驗和艱苦的探索研究,他們終于按期完成了該課題的研制,得到了專家組的一致好評。
經驗和技術的積累,讓他有了施展才華的大舞臺。1997年底,在多家“神舟一號"飛船密封件研制單位無法滿足技術要求的情況下,42所主動請纓,承擔了研制任務。王江被指派為飛船密封件研制的主要技術負責人。
王江和研制組的全體成員克服一切困難,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題,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其他單位多年都沒有完成的研制任務,產品的研制進度和質量得到了飛船總部的高度認可。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王江研制提供了萬余件的密封件產品,由于質量穩定可靠,確保了“神舟飛船"歷次飛行試驗的圓滿成功。
2004年底,王江又迎來了新的挑戰。“神舟七號"飛行試驗航天員要出艙行走,宇航服關鍵部位的密封件和特殊部位的橡膠結構件的研制任務落在了王江的肩上。
航天員要穿著宇航服出倉活動,密封件連接若稍有破漏,后果不堪設想。王江告訴記者,研制初期經常遭受失敗,產品漏氣非常厲害,但他和他的團隊沒有氣餒。
記不清克服了多少技術難點,攻克了多少技術難關,經過3年多的反復試驗,產品終于研制出來,稱之為“飛天牌"。
2008年9月27日,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來臨了,翟志剛穿著“飛天"牌宇航服,走出倉外,茫茫太空**次留下中國人的足跡。此時,緊盯著大屏幕的王江激動得流下了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