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泰發電公司節能降耗使企業煥發生機
●興泰發電公司抓好運行調整 向“操作把”要效益 ●抓好節能項目的落實 向節能技術改造要效益 ●加大考核力度 向管理要效益
堅持科學發展 推進自主**
背景鏈接:在巍巍太行山南麓,河北省邢臺市南效七里河畔,有一顆熠熠生輝的璀璨明珠-----河北興泰發電公司(原邢臺發電廠),它是全部由國產機組裝備起來的國內特大型火力發電廠、中國500家*佳經濟效益企業,國內20萬千瓦窗口企業,2006年進入河北省100強企業行列。公司總裝機容量203萬千瓦,占地580余萬平方米,員工3400多名,年發電量可達130億千瓦時。 在36年的發展征程中,興泰發電公司走過了閃光的足跡:6臺20萬機組周年運行小時、發電量和供電煤耗均為國內同期同類機組先進水平,全員勞動生產率連續10年突破20萬元大關,在國內同類型、同容量電廠中名列前茅;1998年以來,公司先后榮獲**、三屆“國內設備管理優良企業”、國內質量效益先進企業、國內設備管理優良企業、國內**文明生產達標企業、國內環境保護先進企業、省**生產先進企業、國內模范職工之家、國內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國內廠務公開先進單位、國內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截止到2006年7月14日,機組實現連續**生產2050天,創國內同容量電廠**生產新紀錄。 近年來,公司以科學的發展觀為統領,重視節能與循環經濟建設工作,堅持走“環保型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注重環保工作與節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清潔生產密切結合,分發揮群體的智慧和力量,深挖設備潛力,向節能技術改造要效益,先后對設備進行了百余次的技術改造,重點工程包括:三、五期輸煤程控系統改造、6臺20萬千瓦機組增容改造、沖灰水系統改造、8號爐電除塵器改造、鍋爐制粉系統等等。 通過挖潛降耗和科技攻關活動,使該公司嘗到了節能工作帶來的甜頭,不僅減輕了運行和檢修人員的勞動強度,實現了減人增效,而且煥發了企業活力,而且增添了前進動力。
多措加技改 增產不增水
眾所周知,河北省是嚴重缺水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311立方米,僅為國內平均值的1/7。近幾年來,隨著河北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用水需求也不斷攀升,目前,河北省的年用水量已高達220億m3,但目前可供利用的水量僅為170億m3,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邢臺市位于河北省的南部,水資源總量僅為12.5億m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193m3,在河北省11個區市中名列倒數第三位,是華北*缺水的城市之一。興泰發電公司通過大力實施節水工程,堅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和嚴格科學管理齊抓并舉,采取提高用水效率、改變用水方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節能、降耗”促增效。 作為河北南網*大的火力發電企業,興泰發電公司1995年被國家環保局授予國家環保先進單位稱號,2000年底工業污染物排放達標。全年生產用水3000多萬m3,產生的主要污染物有工業廢水、粉煤灰、煙塵、二氧化硫。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粉煤灰通過泵房進入大沙河北岸貯灰場;燃燒產生的固態渣由水力排渣排入輸灰系統,產生的飛灰,通過除塵排入灰溝。*后采用灰渣排方式,用水力輸送到離廠約8公里的大沙河貯灰場。由于原除灰排污系統采用水力沖灰,沖灰水的灰水比約為1:13左右,沖灰量約1680萬m3,除灰系統用水每小時2500m3/h。遠距離輸送,不僅消耗大量的電能,而且排入貯灰場的沖灰水經自然沉淀,造成下游農作物污染。又因綜合利用率較低,排出的固體廢物占用大量土地,對地下及周圍環境產生較大影響。 為節約水利資源,充分開發利用粉煤灰,防止地下水污染,保障企業**、經濟、穩定生產,公司在考察兄弟單位工業廢水重復利用工程后,對工業廢水重復利用灰渣集中處理站的技術經濟可行性進行分析,公司于2004年投資3600萬元對全廠的沖灰水系統進行了改造,增建了沖灰水濃縮池,項目建成僅一年就取得顯著成效,使裝機耗水率由2001年的0.93下降到2005年的0.60。此項技改工程不僅使灰水比由過去的1:13降低到目前的1: 3,年節水量約600萬m3/a,同時可提取5000噸漂珠及250000噸灰渣,全年創造效益1860多萬元。除灰系統節能改造工程的成功,不僅達到了節水節電的目的,而且使灰渣得到了綜合利用,保護了環境。 2006年3月,興泰發電公司裝機總容量已達203萬千瓦,居河北南網之首,是邢臺市用水**大戶。為減少取水量,提高用水效率,該公司加強了節約用水管理。一是強化節水的基礎管理工作。該公司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健全了節水組織機構,完善了三級節水管理網絡,制定了節約用水的管理制度。二是實施節水考核。該公司修訂了節水考核實施細則,將用水指標作為各單位主要生產指標進行考核,定期對全廠的漏水、跑水情況進行檢查,節獎超罰。三是開展水平衡測試工作、實施地表水工程、依靠科技進步進行節水技術改造等。公司堅持“能用地表水不用地下水,能用劣質水不用上等水及一水多用”的原則,根據火電廠的生產特點,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攻關,努力降低補水率,關停了15眼自備水井,使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6%以上。 加大投資力度,深挖節水潛力是興泰發電公司節水的重要舉措。為實現節水目標,公司在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工藝改革上狠下功夫,對冷卻塔加裝了BO-45/160玻璃鋼除水器,比未裝除水器節水約75%;對循環冷卻水采用水質穩定劑處理,使循環水濃縮倍率由2.5提高到4.5,每臺機組每小時節水約100m3;鍋爐引、送風機的軸瓦冷卻水系統,原設計為并聯系統,后改為串聯系統,并將其回收,改造后每臺爐年節水約63萬m3;新廠的循環泵軸瓦冷卻水系統,原設計為單一的工業水,后改為循環水與工業水混和系統,年可實現節水72萬m3;新廠汽機房負3米排污泵出口管理系統改進,年可節水100萬m3;老廠灰漿泵房水抽子改進,年可節水80萬m3。另外,公司投資6萬余元對公司所有深井的流量表更換為插入式流量計,保證了水表計量的準確性。 為了消除大量青苔、水藻等微生物對發電設備用水的影響,興泰發電公司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才智,運用氯胺處理新技術控制循環水微生物的增長,循環水緩蝕阻垢劑加弱酸調PH處理等科技項目,并將科研成果WS---951新藥劑轉化為生產力,目前已在該公司生產并投入使用。WS---951新藥劑是一種全有機緩蝕劑,可使循環濃縮率提高到4.5,大大提高了循環水利用率。為了保護地下水資源,2005年5月份,該公司將生產用水由地下水改為從朱莊水庫引水,投資4670萬元建設了“引朱濟邢”配套工程,引朱濟邢”工程的建設,每年可節約地下水2000萬m3。此舉不僅徹底解決了該公司工業用水問題,而且對于保護邢臺地區地下水資源,促進邢臺經濟可持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和環境效益。 他們的節水意識還表現為“既抱西瓜,又揀芝麻”,在千方百計節約生產用水的同時,對生活用水的管理同樣科學嚴格。廠區職工浴池的淋浴由原來的腳踏板式全部改為“紅外線”控制,各分公司班組的洗浴設施該撤消的撤消,特殊需要的也須加強管理。有9000多人入住的生活小區,通過“一戶一表”限制每戶用水總量,合理調配,減少浪費,這些措施的落實,節水效果同樣十分明顯,日均節水在200m3以上。 興泰發電公司于2006年4月1日在生活區**推行《電廠生活區物業收費管理辦法》,兩個月來,電廠生活區居民節約意識明顯提高,節能效果顯著,據統計,2006年4月用水量59501m3(東區32559噸、西區26942噸),用水量比去年同期減少61187m3(東區減少20443噸、西區減少40744噸);按1.49元/m3計算,比去年同期節約91168.63元。2006年5月用水量56146m3(東區34598噸、西區21548噸),平均每戶24.4m3;用水量比去年同期減少38095噸(東區減少12676噸、西區減少25419噸),平均每戶減少16.5m3;按1.49元/m3計算,比去年同期節約56762元,平均每戶節約24.7元。共節約水電費266808.08元。 興泰發電公司在節水措施上做到了“四到位”:用水計劃到位、節水目標到位、節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據統計:9臺機組發電用水量由1997年的3202萬m3降低到2005年的1924萬m3,降低幅度為1278萬m3,平均年降低用水量183萬m3;發電耗水率由1997年的3.97kg/kWh降低到2004年的2.17kg/kWh,降低幅度為1.8kg/kWh,平均年降低0.26kg/kWh;裝機耗水率由1997年的1.1m3/s.GW降低到2004年的0.6m3/s.GW,降低幅度為0.5m3/s.GW,比部頒標準和規定降低0.4m3/s.GW。與此同時,在發電量增加7.79億KWH的情況下,年用水量由2001年的2620萬m3,降低到2005年的1859萬m3,平均年降低152萬m3,實現了“增產不增水,而且大幅度降低用水量”的節水工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