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地處華東腹地,南臨長江,北枕淮河,東臨高郵湖,西傍京滬鐵路,205國道—寧連高速公路以及正在建設的寧淮高速公路縱貫境內。雖然地屬徽皖,但卻如突出一椽楔進江蘇省內,距離南京不足80公里,而揚州更是近在咫尺,僅需半小時車程。以至于記者經由南京抵達天長時,一度誤認為仍然身處江浙地界。
從安徽天長綿延至江蘇金湖一帶,棋布著數百家儀表企業。而在龐大的產業群背后更是蘊含著頗有趣味的歷史淵源。在前往澳特斯的路上,便聽一位業界前輩講述了天長儀表的一段掌故——“在市場經濟初興之時,天長的儀表銷售就表現出驚人的活力和侵略性,其精力過人的業務員和靈活的銷售手段享譽業界,很多國有儀表企業的負責人一聽說天長的業務人員在競標就感到頭疼。而實際上,天長的儀表也確實打敗了很多老牌產品,甚至成為一些企業倒閉的直接或間接原因,以至于可以說在溫度儀表領域,天長的業務人員**民營企業完成了超越國有企業的戰役過程。一直到現在,天長除了本地生產之外,也是周邊儀表交易集散地,天長人的銷售力量之強可見一斑。”自身的產業規模加之歷史的業績積累,使得天長享有了“中國溫度儀表之鄉”的美譽。
05年電力產業資本逐漸活躍,許多一線廠商也開始重新調整中國戰略。澳特斯公司也在孕育著變革。“澳特斯公司經過12年的發展已經跨越了億元規模企業的門檻,產業布局也基本完成,現在將戰略重點重返儀表行業這個老本行。充沛的資本加之對產業的熟悉,澳特斯儀表在未來幾年會有一個新面貌”
長期投資與企業永續:在完成業務布局之后,從過去幾年間,儀表行業逐漸轉暖,澳特斯也充分感知到這種趨勢,儀表行業的一個黃金增長期即將來臨。因此,從去年開始,澳特斯開始對儀表行業大幅度投資,包括大幅度加強了研發隊伍和資金投入,擴充產品線;新建了綜合營銷中心,實現更好的為客戶服務。
在確定公司的戰略取向之后,具體到儀表業務的走向,王總也有自己的把握。完善產品線,構建儀表基地正是澳特斯儀表發展的主要思路。眾所周知,澳特斯以溫度儀表和物位儀表著稱,占據了其儀表銷售的70%左右。因此,構建完整的儀表產品線是澳特斯儀表的**步。為此,王總不拘一格,專門從外引進了一批專業人才,配置高標準的軟硬件條件,以加速研發進程。06年上半年開始,從二次儀表到壓力、流量、液位、物位等領域,澳特斯均將有新產品投入市場。在完善儀表產品線的同時,王總更瞄準主流國外供應商的經營模式——系統與過程儀表的綜合供應——如過程自動化的強者艾默生、橫河等均屬于這個范疇。不過,作為戰略的**步驟,澳特斯將以何種方式進入系統市場尚屬未解之謎。據悉,澳特斯已經開始與一些系統供應商進行談判,以討論戰略聯盟的可能性。